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爱马仕

幸福的旁观者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

帖子

61

积分

游客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23: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几本期刊

《三联生活周刊》,是差不多在它创刊不久,还是半月刊的时候我就开始买了,几乎可以用惊艳来描述初遇它的感觉。因为,国内好象从来没有用那样的口气和栏目说话的刊物。当然,后来我知道了他在许多地方模仿〈纽约客〉,并且它身上有着致命的文人气质,就是最见不得什么人什么事太火太热太举世瞩目,一旦见到,必定打杀。而我对于世间人和事一向主张只要理解便可谅解,反感尖锐的对立(还是女人),所以常常感到,这伙天才编辑有时过于刻薄,因而不够大气。但是,除此之外,〈三联〉的文化视角和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以及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写手,在国内的同类期刊中,还是没有可匹敌的对手。
       〈旅行家〉我也经常买,主要取决于封面的风光是不是吸引我负囊前往的目的地。但这杂志的气质却并不一贯的优美。主要是文字部分常常与美丽的图片不相称。
        《ELLE世界时装之苑》《时尚家居》,这两本期刊如今在市面上铺天盖地的大开本印刷精美的时尚类杂志中已经显得不那么特别了,但其实《ELLE世界时装之苑》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并且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一花独秀,而《时尚家居》也创刊差不多十五年了。我是从1997年7月份开始买这两本杂志,原因很简单:我工作了开始挣钱了。象大多数刚刚经济独立的人一样,怀着恶狠狠的心情纵欲一把,其实多半不过是一件大衣或者一顿大餐甚至一只口红而已,但是于我们的人生有里程碑的意义。当时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买,就是八年,而且一期都不少,排在书柜里也煞是壮观,对于我这样没长性的人来说已属奇迹了。其实,我早已过了还会被时尚类读物用精美图片和前卫文字砸晕后洗脑灌满中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年纪。坚持着买下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已经买了。不过,事实证明我的眼光精准,这两本杂志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中,十多年始终气定神闲,既没自降身价去控诉那些拙劣的抄袭模仿者,也没有拼了命改头换面去迎合越来越庸俗和挑剔的大众。相反,《时尚家居》在才女主编殷智贤对于知性和品位的偏执追求下,还流露出向学术艺术领域倾斜的倾向。可能在所有的《时尚家居》读者中,象我这样,很大一部分理由是为了读每期卷首语而购买的恐怕不太多。还是那句话,时间成就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3

帖子

374

积分

游客

积分
374
发表于 2006-2-16 2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

帖子

140

积分

游客

积分
140
发表于 2006-2-17 0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马仕 于 06-1-24 12 写道:
和我同时代的人应该都记得一本小期刊,叫做《音乐天堂》,推介给我们许多这个世界上以音乐为生存方式乃至生命的人们。这个出版社出过一套四集的叫做《欧美唯美另类经典歌曲集》,每集两张CD附一本小书,基本上是半 ...

是《肖生克的救恕》吗?我觉得这个翻译更能体现电影的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6

帖子

445

积分

游客

积分
445
发表于 2006-2-17 01: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巴克 于 06-2-17 00:24 写道:
是《肖生克的救恕》吗?我觉得这个翻译更能体现电影的内涵。

是的。《刺激1995》,又名《肖申克的救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6-2-17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买了一本董鼎山的《世界真小》,很是喜欢他那种娓娓道来的风格。如今又在楼主这看到了这种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61

积分

游客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9: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曼特宁 于 06-2-16 23:40 写道:
汪氏风格

?

同意星巴克和楚楚。
TO虎头:不知道这位前辈啊,那时候,才刚上小学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61

积分

游客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9: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臂山

盛名之下,来看这影片。看完后觉得,影片得到的关注,50%还是由于他的主题,50%来自于李安的大智若愚地演绎。
        李安真的很聪明,其实他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他选择了通常用来表现异性爱情的模式和元素来表现同性的爱情,诸如,相遇,相处,激情碰撞,迫于压力,分手,重逢,思念,挣扎,死亡。期间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的眼光,包括隐晦辩解与同情,所有都发生的自然,因而显得正大,因为隐忍和牺牲,所以显得高尚而沉重。另一件是,他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男同性恋的形象,--娘娘腔,阴郁和猥琐。其实我个人比较尊重真诚的爱情,不论性别和年龄,从前讨厌也仅限于他们诡异的装扮和娘娘腔。断臂山的演员选择非常成功,两个充满阳刚和力量的牛仔气质的男人,外形就给人粗砺和健康的印象。而两人一动一静,表现男人的深情和思念,又令人不知不觉的感动甚至心动。
        而说到底,叙事模式还是地道好莱坞文艺片式的,情节简单,细节感人,结局伤感,发人深省。影片很成功的令观众看完后丝毫不会心生对同性恋情的同情,而只是感到对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慨叹和怀念。
        影片的对情欲描写的尺度也把握的恰到好处,两处裸露的镜头都表现的平常自然,必不可少,两人从崖上跃入海中嬉戏的那一幕甚至令人心生怜爱。只有一处短暂的做爱的场面,杰克有一瞬间,用手猛力捶打地面,表现出的那种,专属男性所有的,交织着爱与痛的极度体验,令人印象极其深刻。
        看到后来才想起,扮演欧尼斯的男演员是《圣战骑士》里的那个男主角,--就是那个古代武士每人夹着个长竹竿策马对冲,谁打着算谁赢的,虽然傻但还挺好看的电影。与那个倔强勇敢的铁匠的儿子相比,在《断》中他表现出了欧尼斯羞涩内向的一面,相同的是两个角色身上都有着忧郁而又有些纯真的气质。扮演杰克的那演员不大熟悉,但那双眼睛慧诘灵动,表现浪子外表隐藏的内心的深情,很到位。
        音乐用的不多,主要是吉它,在静默的全景镜头中,轻拨一下即止,只有风声,两个男人,遥遥望着,在西部的广袤和尘沙里。觉得自己的心弦,也忽然的被拨动。其实这并非李安的独创,徐克早就用过,是古琴或者琵琶,在新龙门客栈和东邪西毒里,但在这电影里,这显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李安最难得的地方,他从不企图在电影里任性地写满他自己的符号,所以他可以执导类型天差地别的电影,而且都很成功,相比较,陈凯歌这样个性过于鲜明又放不下自己的导演可能注定只能有一瞬间的辉煌,张艺谋要稍微好一些,因为,他一直在往前走。
        再有一个印象就是,好像全世界北半球国家的西北部地区都很相像,风光壮美,且多民风彪悍,动不动就挥拳打上一架,打完也就算了,不由令我想起内蒙人和西北人。
        总的来说,这电影令人触动,--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当然,因观者的性取向和看待同性恋情的态度而异。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李安带着他那略显羞涩和拘谨的微笑,向一代大师从容地迈进。
My blog:http://blog.sina.com.cn/u/1211519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6-2-18 0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马仕 于 06-2-18 09:17 AM 写道:
?


TO虎头:不知道这位前辈啊,那时候,才刚上小学吧。(笑)



[iframe]http://www.hi.chinanews.com.cn/ancestor/news/381.html [/iframe]




[iframe]http://art.westcn.com/xdws/qtws/nyys/005.htm[/iframe]

[ 本贴由 虎头蛇尾 于 06-2-18 09:45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61

积分

游客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感谢虎头的推介,略有汗意,稍后找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78
发表于 2006-2-18 1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iframe]http://cul.sohu.com/2004/04/20/99/article219889924.shtml[/ifr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0:5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