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海

转一些地震灾区图片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14/17/83/5_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8

帖子

3442

积分

游客

积分
3442
发表于 2008-5-15 15: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次泪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16

帖子

3736

积分

游客

积分
3736
发表于 2008-5-15 15: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 于 08-5-15 11:11 AM 写道:
    也是从第一天起,他们就发现了这群被困在废墟中的小学生,他们找过民兵、找过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救援官兵。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也带给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昨天下午,他们看到再次噙着眼泪离开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来钢钎、千斤顶等工具,在废墟前哭喊着:“我们死也要和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后,他们不得不放弃。  

    而前来寻找孩子的彭军,喊不答应11岁的儿子,就天天到废墟前转悠,一会儿拿根铁锹撬,一会儿拿个千斤顶撑。但是,成功的几率一直为零。  

    身穿红色救援衣服的消防官兵带着电锯、破坏钳等设备,在废墟前努力营救了一番,却仍然无能为力。一位专家在现场查勘了一番后认为,必须要大型的机器设备,先将已经变成废墟的楼房一层层揭开后,才能成功营救出被困孩子。但是,由于昨天的余震还是不断,进入县城的公路已经全部被大石和沙石阻断,县城前的大桥也不复存在,运载着大型机器设备的车辆根本无法开到学校前面。  


这些孩子们怎么办啊???::9:::9:::9:::9:::9:::9:在恐惧中活受罪啊!!!!::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汶川强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主席批示要全力抗震救灾,总理当即赶往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工作;中国官方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消息,报道灾情和拯救行动的进行。这些都得到海外媒体相当的肯定。今天《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新闻分析文章《A Rescue in China, Uncensored》,除了赞赏中国官方媒体的大量及时和开放报道外,文章还把这次救灾过程中的中国政府的表现横向地和缅甸救灾工作,纵向地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做了比较。赞赏有余,文章还和2005年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的救灾工作做了比较(那次救灾,美国政府的一些失误和缓慢遭到美国国内强烈的批评);文章预言如果中国政府能比美国政府更好地处理自然灾害,那中国的体制优越性也许能向世人表明不光是快速增长的经济还能展示有效的政府能力。
可今天让我感动的还是CNN的一篇短小的新闻报道文章《China's earthquake victims 'eat bitterness'》,意思是中国的地震受害者忍辱负重。报道没有浪费笔墨在地震的一些大背景上,开篇就讲:在车家窐(地名Che Jia Va音译)这次中国强震的生还者在耐心地等待援助,没有任何抱怨。文章报道,在缺少粮食,水,通讯,和供给的情况下,记者看到的地震生还者没有埋怨,没有要求,他们都非常有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得到政府的帮助。
文章讲,记者看到了中国人忍辱负重,或美国人讲的Grin and bear it(微笑着承受)的精神面貌;而且中国人做得很好(The Chinese we saw practice that well.)
在记录了善良的灾民帮助记者的几件事情后,文章的最后是讲述记者采访车家窐书记的情况。这位看上去还很年轻的戴眼镜的书记带着CNN的记者看了车家窐的一些地方。这位书记用平静的口气向记者介绍了车家窐的受灾情况。当记者问这位书记车家窐死了多少人时,这位原先平静的书记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边流泪边告诉记者,车家窐死了500人,这里面包括他的双亲,妻子,和两个孩子。文章最后说:正在这位书记沉浸在悲伤中时,他的报话机响了起来,这位书记向CNN记者表示抱歉,马上又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了。
这是篇很感人的报道。CNN今天把它放到了网站的首页上。文章马上吸引了众多美国人的阅读和评论。很多人都讲看到这篇报道深受感动,他们敬佩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也为地震受难者祈祷。
这篇文章本来也就是许多灾难报道里的一篇,但这篇文章出现在西藏和奥运火炬问题后,又出现在CNN上,我还是要感谢一下CNN。我不敢猜测CNN管理层的意图,但把文章放在首页这个举动就应该受到感谢。我当然也要感谢中国政府,在 CNN在西藏和火炬问题上如此羞辱中国的情况下,还不计前嫌 ,允许CNN深入灾区采访报道,是非常体面大度的做法。而这篇报道给了美国人一个公正的中国人民的形象。虽然只是一篇小报道,但也对弥补中美两国人民间的隔阂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世界上只要还有两个人,就有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更何况中美这两个文化各异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出现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激化矛盾。而最危险的是矛盾双方各自认为自己是矛盾的受害者。这种状况会让双方进入政治学上所谓的“双受害者综合症” (double victim syndrome)。一旦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时,就会允许自己一方用比较激烈的手段去对付对方。以巴冲突就是典型的“双受害者综合症”。这种态度只会让矛盾激化,状况越来越糟糕。
我不敢预测将来中国和CNN会不会再起冲突。但我高兴地看到在地震报道这件事情上,中国政府和CNN都把刚刚发生的西藏和奥运报道引起的不愉快放在了后边而朝前看。为此,今天我要感谢CNN和中国政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中还握着一支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题:《大公报》:山难移水不断 港人救灾见真情

中国新闻网:五月十四日,香港赛马会通过中联办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三千万港币,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右二)、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右一)等出席仪式。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中新网5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15日发表社评《山难移水不断 港人救灾见真情》说,我们港人在“一国两制”下身受国家的福荫与中央的有力支持,此刻国家有灾、同胞有难,我们绝不会无动于中、充耳不闻,香港市民将会在这场由中央领导的全民抗震救灾行动中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和一分力量。眼前,各阶层港人正以争传圣火、争看圣火的激情争相解囊捐款救灾。

社评摘录如下:

四川汶川县地震灾情已经到了“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地步,连日电视、报章报道可见,一些地震幸存者抱着亲人的遗体呼天抢地,不少家长扑向从瓦砾中掘出来的孩子尸体不肯放手,还有更多的人在绝望中等候“奇迹”出现……。

而另一方面,肩负救援重任的解放军战士,步行了一天一夜终于到达汶川,气都回不过来了还说“不累、不累”;温总理连日寸步不离灾区,昨日还乘直升机进入汶川,深入帐篷慰问灾民……,与深重灾难同时出现的是巨大的关怀与有力的支持。

在救灾的日日夜夜中,不眠不休、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苦难揪心的温总理,还特地向香港同胞致意;他在回答香港传媒记者的提问时说,山可以移,但动摇不了广大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断,但阻断不了香港和内地的同胞之情,感谢香港同胞对这场地震灾害的关注和支持,请香港同胞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定可以战胜这场自然灾害。

其实,此时此刻,香港同胞也很想对温总理说一句:总理,你辛苦了!你代表中央在灾区所做的一切,温暖了灾民伤痛的心,振奋了军民救灾的士气,也感动了我们香港市民、台湾同胞和广大海内外侨胞,我们港人在“一国两制”下身受国家的福荫与中央的有力支持,此刻国家有灾、同胞有难,我们绝不会无动于中、充耳不闻,香港市民将会在这场由中央领导的全民抗震救灾行动中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和一分力量。

在刚过去的京奥圣火传送活动中,一些人酸溜溜的在讲怪话,说什么港人争相“攀附”、分享京奥的光荣;眼前事实证明这些人错了。港人固然乐于分享国家成功、富强的喜悦,但更乐意在国家遭遇困难、需要支持的时候作出奉献,五、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如此,年前华东大水灾如此,眼前的汶川大地震同样如此。眼前,各阶层港人正以争传圣火、争看圣火的激情争相解囊捐款救灾。

一向争拗不休、事无大小都要争吵一番的立法会,一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各党派议员,昨日以最快速的效率一致通过了特区政府三亿五千万元救灾的拨款申请,没有人有半句异议,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有需要,请政府随时再提出追加,会前各人还为地震的不幸丧生者默哀……。

社会上,大财团、企业、银行、慈善团体的捐款均以百万、千万元计,“中联办”接捐款应接不暇;而街头的捐款箱、红十字会户口等,来自市民大众的捐款也直线上升。捐款的市民,不少是工薪阶层、家庭主妇以至综援户,眼前物价上涨,“打工仔”要为节省几元车资而徒步上班,主妇为省几元买餸钱宁愿等到街市收档时间去捡“货尾”,一家人省吃俭用,但毫不犹疑把三百元塞进了捐款箱,他们的三百元,在“份量”上和李嘉诚先生的三千万没有两样,都是代表着对国家的支持、对同胞骨肉的关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05月15日 14:08环球网

随着中国地震救灾活动的深入,日本媒体对此的报道日益深化。从总的情况看,日本媒体这一次都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而日本民众对这次重大灾难也十分关注,故此其报道十分及时,几乎和新华社,CCTV的新闻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日本媒体比较客观正面地报道了中国政府在救灾中的作用。例如,在YahooJapan的网上新闻中,用显著位置登出了温家宝总理用扩音器对废墟中的幸存者喊话激励的大幅照片,读卖新闻社的摄影记者佐藤俊和从灾区拍回的图片,则把解放军与武警在艰难情况下奋力抢救灾民的情景带给了普通的日本民众。

昨天晚间,在6‘30的收视黄金时段,日本NHK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对在日华人媒体《关西华文时报》赈灾募捐情况的采访。该报黑濑道子社长描述了在日华人“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全力支持同胞的情况,她认为这其中受到长野奥运火炬传送后,中国人爱国与团结精神高涨的影响。同时被采访的还有到该报捐款数十万日元的两名日本低收入者,他们都是原在华日本遗孤的后代,其父母于战后是在善良的中国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并返回日本的。他们表示,中国于自己有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他们这样说自己的心情。《读卖新闻》在都江堰的记者竹内诚一郎发回的报道名为《医院损坏,人,药,和机器都不足——四川大地震的医疗进展艰难》,他在文中写道:“中国水电十局医院”的医生护士们,24小时不间断地坚持工作着。救援工作在持续进行,而医院前的道路旁排满了脸部被覆盖着的孩子们的遗体,护士们难过得涕泪交流,只能帮他们把小小的衣服整理得整齐一点。”

哀婉的语气凸显灾区急需救援的情景。在日本主流媒体的支持下,大量日本民众都在为中国震灾捐款和寻求更加直接的支援手段。《读卖新闻》报道,日本灾害救护协会石井博章等工作人员,带着救护犬到处寻找可以接受他们前往中国参加救灾的渠道,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受理部门而急切到顿足捶胸的地步。

其中,两天来最让日本民众感动的报道,则是《每日新闻》女记者铃木玲子今天从成都发回的报道《四川大地震--女教师付出生命保护园儿》。这篇报道描述了在绵竹市的一所幼儿园,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发现一位女教师时,她的姿势是用自己的背承受着水泥板的重压,身下却护卫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孩子活了下来,而这位年仅21岁的女教师却没能抢救过来。地震中这所幼儿园有三位教师遇难。

这则报道,在日本引发了剧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致函或通过网上途径表达对这位女教师的敬仰之意。

有的日本读者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是慢慢地,慢慢地才明白这次地震的灾难之沉重,规模之难以抵抗。这位逝去的教师是拼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着孩子的阿。了不起,非常地感谢啊。有着同样年龄孩子的母亲向您表达敬意了。请安息吧,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次灾难中所有逝去的人而祈祷。”

这段留言,短时间就引发了数千名日本人的响应和支持。

而其他的留言则这样描述他们的心情。

“要是世界上都是这样的人,世界就只有和平了。”

“自己做不到,所以对这样的人只有敬佩。”

“日本在室户台风来袭的时候,也有为就学生而死的老师,《呜呼,吉冈老师》写的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老师永远在我们心中。而人心不会因国境和人种而有所区别的。”

“仿佛是自己的孩子在瓦砾下哭泣,这种情形想一想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动感情让人见笑了。现在,对那些能够救的人,大家赶紧想办法去帮助他们阿!全力以赴阿!快阿!拜托了!”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教师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生命阿。老师和孩子都是一样的生命,然而,如果想想那里是自己的孩子的情形。。。我若作教师也只有向这样的人学习。表达全心的敬意,为所有的死难者而祈祷。还在受苦的人们请坚持,救援就会来的。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阿,这绝不是隔岸观火的时候!”

每一个这样的留言,都得到了千百日本人的响应。

或许,这种这位女教师这样无言的高尚与圣洁,最能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吧。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14/24/29/3_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14/24/29/3_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5: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14/24/29/3_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6 13:1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